界首市地處皖西北邊陲、豫皖兩省交界處,地處東經115°15′—115°32′,北緯30°00′— 33°00′。南北長48至58公里,東西寬10至25公里,國土面積667.3平方公里,人口80.2萬,轄15個鄉鎮、3個街道。界首于1947年解放設市,1953年撤市建縣,1989年復市,是安徽省6個縣級市之一。
界首歷史悠久,從夏商開始,就是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;東漢時期王莽、劉秀逐鹿于此,留下了全國唯一以皇帝帝號命名的城鎮—光武鎮;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術,在此劃溝為界,始稱“界溝驛”;抗戰期間,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優勢,人口劇增,商賈
區常住人口達20多萬,擁有商鋪213家、工業企業178家、三產服務業2000多家。由于經濟繁榮程度、生活方式與上海相似,成為名噪全國的“小上?!?。解放初期,界首建造了阜陽第1艘汽船、建設了首個發電廠,為阜陽發展工業提供了寶貴經驗。改革開放...
更多
界首歷史悠久,從夏商開始,就是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;東漢時期王莽、劉秀逐鹿于此,留下了全國唯一以皇帝帝號命名的城鎮—光武鎮;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術,在此劃溝為界,始稱“界溝驛”;抗戰期間,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優勢,人口劇增,商賈云集,城區常住人口達20多萬,擁有商鋪213家、工業企業178家、三產服務業2000多家。由于經濟繁榮程度、生活方式與上海相似,成為名噪全國的“小上?!?。解放初期,界首建造了阜陽第1艘汽船、建設了首個發電廠,為阜陽發展工業提供了寶貴經驗。改革開放后,在“八五”至“十一五”的20年間,界首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:“八五”“九五”期間,界首曾連續5年步入全省宏觀經濟“十強”縣市行列,沙河特曲、富硒康、奇安特、芬格欣、景泰藍領帶等品牌享譽海內外,在安徽創下“南有寧國、北有界首”的美譽。但是,從“九五”后期到“十五”中期,由于各種原因,全市經濟一路下滑,2004年跌至谷底,在全省縣市中排列倒數。此后,在阜...
更多
西城街道辦事處簡介
??? 西城街道辦事處地處界首市城郊結合部,是界首的教育文化中心、產業中心和商業活動中心。界阜蚌高速公路、界臨鄲公路穿境而過,交通便捷,區位優勢明顯??偯娣e17.8平方公里,有常住人口15832戶,共7.1萬人,有社區居委會9個
更多
界首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,氣候溫和,四季分明,日照充足,雨量適中,空氣標準可常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。
界首交通便利,設施完善。境內主要有潁河、泉河兩大水系,其中潁河橫貫城市東西,可常年通航1500噸級拖船;橫穿我市境內的漯阜鐵路正抓緊實施復線電氣化改造,漯阜鐵路穿境而過,與京廣、京九線相連,南洛高速公路、臨界鄲一級公路、省道204線和308線經過界首;市區距阜陽機場60公里。
更多
2018年,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,界首市上下深入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,全面攻堅,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提效。界首市共獲得國家級榮譽58項、省級榮譽353項、阜陽市級榮譽495項。連續三年進入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前十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6億元,同比增長11.1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1.6億元,增長13.9%;財政收入37.5億元,增長21.1%;財政支出60.8億元,增長18.2%;固定資產投資180億元,增長25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.3億元,增長14.6%;城鎮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1512元、12910元,增長9%、10.1%。全面完成界首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。
更多
工業經濟大放異彩。循環經濟全國品牌、工業經濟安徽品牌初步打響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八,增幅全省第四。一是國家高新區創建成功在即。國家高新區“以升促建”工作順利通過科技部專家組考察,并獲好評。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,填補皖北空白。國家火炬糧食機械特色產業基地等4項國家級榮譽成功收入囊中。二是創新驅動發展動能強勁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創新型市建設名單。成立全省首個縣級科創委。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,達8家;新增博士后工作站4家,達9家;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4家。圓滿承辦“創客中國”綠色工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、全省博士后工作推進會、阜陽市工業創新發展現場推進會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1件,專利成果轉化率達73%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2家,達76家。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、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1家、綠色設計產品和綠色纖維標志認證各1個。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家、優勢企業5家,示范企業實現阜陽零突破。獲批國家級...
更多
現代農業欣欣向榮。圍繞質量興農、綠色興農,引導發展由增量到提質轉變。一是敢于先行先試。獲批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市、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市、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,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先行路徑。二是善于培強培優。新增造林2.2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26.1%。全國綠化模范市創建順利通過評審。邴集鄉邴集村獲評中國生態文化村。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。入圍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榜單。獲批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。陶廟鎮趙莊村獲評國家級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農產品加工產值達90億元。三是精于提標提質。投資5億元,全面開展環境整治,建設農村道路168.5公里,治理巷道710公里,實施土地整治4.5萬畝,治理農田水利3.9萬畝。榮獲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“江淮杯”二等獎。獲批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。發放涉農貸款37.4億元,涉農融資風險補償試點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。
更多
城鄉建設品質提升。規劃理念深入人心,建設方法形成共識,城鄉管理溫度更顯。一是體系化規劃獨具特色?;窘⒁钥臻g規劃為基礎,專項規劃為支撐,“六個全市域”規劃為框架,15個鄉鎮總規為延伸的特色城鄉規劃體系??臻g規劃界首探索登上國際專業期刊。二是高標準建設提檔升級。新增綠地266.2萬平方米,綠化提升60萬平方米。完成沙潁河示范段、曹田溝等景觀建設,開放明珠公園。開工建設安置區4個。新建、改造市政道路9條、星級公廁22座。獲評阜陽市質量標化示范工程10個、安全質量標化示范工地7個。三是精細化管理重點突破。創新開展養城護城行動。治理違法用地41起,拆違拆舊340萬平方米。改造棚戶區11700戶、老舊小區2個。建設公共停車場4個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并網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穩居阜陽第一。獲批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市。
更多
項目招引日益精準。圍繞四大支柱產業,堅持強鏈、延鏈、補鏈精準招引,大力實施商會招商,開展各類招商親商活動12場次,聘請招商大使10人,產業招商質量明顯提高。全市在談項目441個,總投資達1200億元。簽約項目91個,其中億元以上42個。在建項目64個,到位資金105億元。
項目推進機制完善。實施項目謀劃編制第三方評估,項目落地精準率有效提高。創新“日巡、周報、月匯報、季度考核”項目工作機制,建立項目時間工作制度,項目推進不斷加速。積極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,“以項目論英雄”的工作導向逐步樹立。項目工作典型做法在全省推介。
項目保障更加充分。收儲土地14738畝,供應5024畝,盤活低效閑置用地927.5畝,土地保障日益充足。完善預算項目庫,新增政府債券資金28.3億元、政策性融資32.4億元,資金保障更加充裕。實施重點項目236個,總投資737億元,完成投資240億元。
更多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做好今年的工作至關重要。從外部環境看,受全球疫情沖擊,世界經濟嚴重衰退,國內消費、投資、出口下滑,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。從界首本身來說,投資增長乏力,產業轉型壓力增大,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,挑戰更為嚴峻,發展任務異常艱巨。但應當認識到,我們工業基礎雄厚,創新驅動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,我們在縣域治理方面的探索卓有成效,這些都是我們持續推動界首不斷發展的良好基礎。只要我們堅定信心、科學應對,就一定能渡過難關、贏得未來!
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: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、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,按照市委決策部署,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,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貫徹新發展理念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聚...
更多